|
《林村的故事 —— 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是一本关于1949年后林村和林村人的民族志著作,全书以福建厦门农村党支部书记叶文德富于戏剧性的一生为主轴,展现铺陈出一幅幅贯穿时空背景的社会文化变迁图景。 作者长期在中国大陆及台湾的农村进行田野调查和研究,在林村做了七个月的人类学研究。这本书实质上是一部田野调查类作品,它是一部关于一个村庄的生命史,也是一部以文学“小说”语体记载的民族志。在此书中,他想要揭示的是,在中国农民的生活普遍得到改善的情形下,一种全国性文化抬头,传统上小型、半自治而独立的农村社区,逐渐被以中央政府为主的大众文化所取代,然而,某些传统的信仰与习俗仍得以延续。 林村是坐落在厦门市北端约10公里处的一个小村庄,被政府指定为发展生产责任制的“模范村”。叶文德是林村的“酋长”,也是执法者。他生长在林村,1978年后任该村党支部书记。由于他的精明,他最终成为全镇最成功的基层领导,林村也是在他的领导下,踏上了小康之路。叶文德是黄树民研究中最重要的报道人。他是林村社会变迁的灵魂人物,整本书以他一生的经历为主轴展现情节。除了叶文德之外,作者还和村中形形色色的人深入谈论他们的家庭历史、个人生活、经济活动和宗教信仰等。全书采取作者与叶书记主客问答的方式,讲述了林村和林村村民生活与历史,铺陈出一幅幅贯穿时空背景的社会文化变迁图像。
书中反复追溯叶书记和其他村民的亲身经历,试图以一个小村庄的变化来表现中国农村五十多年来的经济及政治发展史。通过叶文德这个普通知识分子对自己和林村历史的个性化诠释,绘出一幅1949年后中国社会中一个人、一个村庄甚而一个国家成长和转型的具体清晰的历史镜像,同时也是建国后中国大城市生活史镜像的极佳对照。正如作者所讲:“从叶书记的一生和工作中,我们目睹了这个国家的澎湃汹涌。”作者力图想说明的是,首先,中国农民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这是林村的变化,也是中国广大农村共同的变化;第二中国正在形成一种全国性文化,村民似乎变得非常政治化,这又与国家政治形势息息相关。 作者按照人类学写作的伦理规范,在书中所用的村名和人名都是虚构的,唯一例外是叶文德。作者爱好英文和中文小说,因此写法独树一帜,从文学中找到了适合的表达方式,使该书的阅读既轻松却又引人深省。《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中国农村的变革》受到国际人类学界的广泛好评,被认为是了解中国当代自1949年以来农村生活和历史变迁的“最佳入门之作”,值得我们每个关心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人去阅读、去思考。 |
|